离岸人民币融资环境显著宽松!
今天,随着美元指数走弱,香港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跌至2013年有记录以来最低,并对人民币汇价构成一定变数。官方数据显示,香港一个月人民币银行同业拆息下降11个基点,至1.46%。
分析人士认为,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下降,主要可能是因为美元汇率走弱,市场预期监管部门暂时没有干预汇市的必要。另外,全球投资者大举逃离美元资产,令人民币亦受惠于此。
拆息大跌
衡量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关键指标——离岸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(CNH HIBOR)周二显示:主要期限利率多数下跌;其中两周期HIBOR (HICNH2WDF=)跌11个基点至1.18606%,创出纪录新低。一个月人民币银行同业拆息降11个基点,至1.46%,为2013年有记录以来最低。一年期HIBOR (HICNH1YDF=)下跌至2%,触及一周低点。
隔夜HIBOR (HICNHONDF=)则上涨24个基点至0.95833%,至2025年4月11日以来高点;一周期的HIBOR (HICNH1WDF=)小升至1.15030%,触及近一周高位。
隔夜拆息利率正常大多在1%~3%左右,如发生流动性紧张,拆息利率可能出现脉冲飙升状况。不过香港金管局有回购协议流动性安排,因此不会出现长时间的紧张状况。
另外,由于离岸人民币并没有真正的货币市场,机构主要通过掉期市场来获得资金,通常隔夜掉期隐含利率就是货币市场的利率,一般隔夜掉期隐含利率应该在1%~2%之间。
上述拆息数据反映交易员在香港市场取得人民币的难易程度。离岸人民币周二(22日)跌约0.2%至7.3103兑1美元,但较本月较早时间所创历史低位回升约2%。当前,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较为充沛。
近期,美元指数弱势减轻了有关方面干预人民币汇率的需要。与全球其他货币相似,人民币受惠于资金逃离美国资产。法巴大中华外汇及利率策略主管Ju Wang称,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下降,因为美元相当弱,监管层没有需要干预汇市。而宽松的离岸融资环境有助于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,以抵御关税风险。
或有变数
今天,亚太市场相对昨晚的美股要稳定许多。昨晚,大量投资者逃离美国资产,打击了华尔街和美元,而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给美国国债带来了新的压力。但亚洲的损失相对有限,这引发了有关资金可能将资金重新配置到该地区股票的讨论,尽管关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是一个主要拖累因素。今天日元兑美元首次升破140,创自去年9月以来的新高。
在特朗普发起“对等关税”之后,美国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。美股、债市与美元汇率同步下跌,引发全球对“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地位”的疑虑,专家警告“去美元化”趋势可能加剧,全球资本市场进入高度不确定时代。德意志银行全球外汇研究总监George Saravelos指出,这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反复,导致全球资金开始撤离美元资产,挑战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。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美元近期的走势可能也存在变数。美元本周跌至2023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。瑞穗银行首席亚洲外汇策略师Ken Cheung表示,大量看跌仓位、技术面和实际收益率差异表明,美元可能反弹,尽管涨幅可能受到美元负面消息的限制。
富国银行全球策略师Gary Schlossberg也表示,在美元走弱下,越来越多投资者选择将资产转向黄金、日元、瑞士法郎与德国公债等传统避险资产。但他强调,尽管美元近期面临压力股票配资配资天下,但其市场深度与流动性仍具吸引力,不易被完全取代。虽然有人认为欧元有可能成为美元的替代货币,但是欧洲的问题也比较严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