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年轻“酒鬼”的就诊
28岁的李浩是个典型的都市白领,工作三年,已成为一家广告公司的中层主管。平日里,他风趣幽默、交际广泛,但他的生活习惯也饱受争议——几乎每周有四天都泡在酒局上。朋友之间的聚会、客户的饭局、团队的庆祝,他从不缺席,甚至以酒量大为傲。然而,这些日子,他却隐隐感到身体的不对劲。
“医生,我最近总觉得肚子胀得慌,特别是早上起来口干舌燥,还老是记不住昨天喝酒的事。”李浩坐在诊室里,一脸疲惫地对医生说。
接诊他的刘医生是一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专家,常年关注酒精对人体的影响。他仔细观察着李浩的神色,眉头微微皱起:“小李,你喝酒的频率和量有多大?最近的身体情况除了肚子胀,还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?”
李浩有些不好意思:“酒嘛,基本一周四五次,一次最少三四瓶啤酒,偶尔还加点白的。最近总觉得头昏、没胃口,睡觉也不踏实。”
刘医生听后,神情变得严肃:“小李,这些症状可能跟酒精摄入过量有关。今天我们先做个全面检查,同时,我得跟你好好聊聊喝酒后酒精在体内的‘活动轨迹’,看完它对身体的影响,或许你能重新思考一下喝酒的习惯。”
第一幕:酒精进入体内后的第一站——胃和小肠
刘医生翻开一张人体解剖图,指着胃部区域对李浩说道:“当你喝下第一口酒时,酒精会先进入胃。在胃部,部分酒精会被胃壁吸收,但大部分会直接进入小肠。因为小肠吸收速度快,酒精会迅速进入血液。”
李浩点点头,问道:“所以说,酒精进入血液后才会让人‘上头’?”
刘医生解释:“没错。酒精通过胃和小肠进入血液后,会被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,尤其是大脑。你平时觉得喝酒后情绪亢奋、思维迟缓,甚至醉得断片儿,就是因为酒精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。”
据彭博社报道,目前市场预计12月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为80%。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表示,根据总体数据,他相信通胀“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”。花旗集团的经济学家则维持美联储将在12月降息50个基点的观点。
A股上市公司汉宇集团11月12日晚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,当天下午“国泰君安顺德营业部、阳江营业部7人,个人投资者21人”对该公司进行了调研。调研中投资者主要提了三个问题,包括“公司战略规划是怎么样的?”“同川科技(注:汉宇集团参股公司)减速器的市场运用?”“公司马桶业务销售情况如何?”,汉宇集团董秘等人一一进行了解答。
他补充道:“有研究表明,饮酒后约20%的酒精会在胃部吸收,而剩下的80%会通过小肠吸收。这也是为什么空腹喝酒会更容易醉,因为没有食物减缓酒精的吸收。”
第二幕:酒精的“解毒工厂”——肝脏
刘医生继续说道:“酒精被血液带到肝脏后,肝脏会通过酶来代谢酒精。主要参与的酶是‘酒精脱氢酶(ADH)’,它将酒精分解成乙醛,接着乙醛再被‘乙醛脱氢酶(ALDH)’分解为乙酸,最终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。”
听到“乙醛”这个词,李浩皱了皱眉:“这个乙醛是个什么东西?”
“乙醛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。”刘医生耐心解释道,“它是你喝酒后感到头痛、恶心的主要原因。如果肝脏代谢酒精的速度跟不上摄入速度,乙醛在体内堆积,就会引发醉酒和身体不适。”
刘医生拿出一篇来自《柳叶刀》(The Lancet)关于酒精代谢的研究,指着数据说道:“研究显示,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负担过重,增加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风险。你的症状中提到的腹胀,很可能是酒精对肝脏的影响造成的。”
第三幕:酒精如何伤害大脑和心血管
李浩显然被这些信息震惊到了,但他还是忍不住问:“那为什么喝酒会让我感觉很放松呢?”
刘医生点头:“这是因为酒精能短暂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释放,让人感到愉悦。但这种放松是暂时的,喝多了反而会扰乱大脑的正常功能,导致记忆力下降、反应迟钝,甚至可能诱发抑郁。”
“另外,酒精对心血管的影响也不容小觑。”刘医生继续说道,“短期来看,少量饮酒可能扩张血管,让你感觉‘暖洋洋’的。但长期大量饮酒会引发高血压,增加中风、心肌梗死的风险。2020年的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过量饮酒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。”
第四幕:酒精在全身的“破坏行为”
刘医生进一步补充:“酒精不仅影响肝脏和大脑,对其他器官也有破坏性。比如:
胃部:酒精刺激胃粘膜,容易引起胃炎或胃溃疡。
胰腺:过量饮酒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因。
免疫系统:酒精会削弱免疫功能,让身体更容易感染。
生殖系统:长期饮酒可能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和女性月经紊乱。”
李浩听得有些发懵:“那这么说,酒精是全身的‘敌人’啊?”
“可以这么理解。”刘医生点点头,“其实,世界卫生组织(WHO)早就明确指出,任何量的酒精对人体都是有害的。”
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,显示李浩的肝功能指标异常,提示可能存在酒精性脂肪肝。
刘医生看着报告,语重心长地说:“小李,你的肝脏已经发出了警告。如果继续保持这种饮酒习惯,未来很可能会发展成酒精性肝炎,甚至肝硬化。接下来,你需要严格控制饮酒,最好逐渐戒酒,同时配合护肝治疗和健康饮食。”
李浩挠了挠头,有些惭愧地说道:“医生,我以后一定少喝,但完全戒掉可能有点难……”
刘医生拍拍他的肩膀:“习惯的改变确实需要时间,但只要你真正意识到酒精的危害,给自己一个缓冲期,逐步减少摄入量,完全戒酒是可以做到的。”
离开诊所后,李浩在路上回忆着刘医生的讲解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决定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,不再用酒精作为社交和放松的工具。
刘医生则继续在诊室中接诊更多患者。他深知,像李浩这样因为酒精过量引发健康问题的人不在少数。如何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让更多人了解酒精的“活动轨迹”和危害,是他作为医生肩负的使命。
小贴士
酒精进入体内后,会对多个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。
长期过量饮酒是肝病、心脑血管疾病和多种癌症的高危因素。
健康的生活方式大智慧配资,从减少饮酒甚至戒酒开始。